建设和美乡村,走好乡村振兴路。今年以来,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兴隆镇紧紧围绕和美乡村和“文明幸福星”创建要求,不断改善全镇环境卫生和群众精神面貌。如今的兴隆镇,镇容镇貌得到进一步提升,人居环境、乡村风貌得到极大改善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【资料图】
“志愿服务”助力人居环境整治
走在兴隆镇集镇的道路上,可以看到街道干净整洁、门店招牌规范有序……
“经常看到志愿者在集镇街道上打扫卫生,还会给我们宣传‘门前五包’责任制,如今集镇主干道比之前干净多了。看到他们这么努力,现在我也经常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,也会叮嘱自家孩子不要乱扔垃圾。”兴隆镇吕楼村村民邓坤桃说。
今年以来,兴隆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(站)所阵地作用,建立“党员干部+志愿者+网格员”服务管理机制,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城镇精致管理行动,并号召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。
截至目前,兴隆镇已组织志愿者开展集镇环境卫生整治行动110余次,出动人数达500余人次,带动群众参与人数达1500余人次。
“美丽庭院”扮靓美丽乡村
在兴隆镇腰庄村,经过“美丽庭院”建设后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,庭院多点开花,面貌焕然一新,构成一幅景美、民富、人和的美好图景。
“自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后,我们村路边栽了花,小菜园整起来了,有的在院子里还养起了花,花开时候很漂亮,整个村子看起来很舒服。”看到村里的变化,腰庄村村民彭泽建感慨道。
绘就乡村振兴画卷,“美丽庭院”大有可为。今年以来,兴隆镇把庭院美化作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、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,通过组织开展庭院整治活动,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外筑美丽“大家”,内塑美丽“小家”,参与打造美丽庭院热情,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。
截至目前,兴隆镇已开展乡村卫生清洁行动180余次,评选出“美丽庭院”示范户60余户。
“村规民约”规出乡风文明
乡村和美,美在人文。在兴隆镇罗庄村的党员活动室内,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,讨论如何修订“村规民约”。
“这两年村上的发展越来越快,大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了,但好多村民的房子周围却没以前干净了,我觉得修订村规民约一定要把打扫环境卫生这一条加进去。”活动现场,村民你一言我一语,针对如何更好地完善村规民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
罗庄村广聚民意民智,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到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中来,积极向村民征集“金点子”,让村民在村级事务管理中“唱主角”,确保村规民约合理、实用。
“重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越接地气、越容易理解,百姓们就越欢迎、越容易接受。”罗庄村党支部书记马书伟说。
今年,兴隆镇以乡村治理为着力点,以乡风文明引领为切入点,对村规民约进行迭代升级,把环境卫生、社会公德、家风良德、邻里和睦、移风易俗等最新内容融入其中,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、遏制不良习俗、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。
“送法进基层”普法“零距离”
“老人家您一定要注意防范电信诈骗,但凡涉及网络贷款、刷单返利、冒充‘公检法’、冒充熟人或领导等行为的都是电信诈骗。”
“乡亲们,我们在亲朋好友聚会时总少不了酒,那么你们知道聚会后,饮酒者发生意外死亡,共饮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吗?”
“咱们综合行政执法从7月1日开始正式进行执法了”······
在兴隆镇,村民们经常会遇到工作人员到村里、到家中给他们宣传法律知识。
“镇干部把法律知识送到村里来,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法律知识,平时有些事儿我们弄不懂,这回唠唠嗑可算是明白了。”张岗村村民刘艳开心地说。
今年以来,兴隆镇联合县相关职能部门,运用“文艺演出普法”和村广播“大喇叭”等多种载体开展送法进万家活动,用“典型案例”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常识,以群众“听得清”“弄得明”“记得住”的宣传方式拉近工作人员与群众的距离,提高村民的法治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。
截至目前,兴隆镇已开展法治宣传行动40余次,入户宣传800余次,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。
相关稿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