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阻止地价下跌
一场土拍,折射出了人性本私的客观现实。
(资料图片)
5月10日,南京完成了今年第二次集中供地。原计划推出的11宗地,但其中1宗在前一天终止,只推出了10宗地。
被推出的10宗地块,3宗触顶,2宗溢价,5宗底价,分化非常明显,整体热度并不高。
这次话题的来源,就是那宗在开拍前终止出让的桥北G02地块。
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只给了一个套话理由:因故。
但根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,这宗地之所以提前终止,是因为周边业主不让低价卖地。
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披露,“南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产人透露,本地朋友圈都在说(2023G02地块)周边好多业主去有关部门反映,不同意贱卖土地。”
此外,早在今年4月份,就有人在人民网留言板反映南京2023G02地块起拍价之事。
帖子的标题为“7年前土地起拍价为何比现地价贵”,留言表示:
“南京市江北新区G02地块起拍楼面10187元/平方米,最高限价11654元/平方米,相邻500米的中建国熙公馆(浦熙雅园) 2016年拿地价格23083元/平方米,7年后为什么地价反倒降了10000多元/平方米?”
而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回复称:
“2016年正处于土地市场的上升期,中建国玺公馆地块的起拍楼面价为13031元/平方米,是根据地块当时的周边商品房价格测算得出。”“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性,目前地块周边二手房价格较低,二手房次新房单价23000元/平方米左右、老小区单价18000元/平米左右,成交量较小。”
02
螳臂当车而已
官方已经解释得很明白,地价定价是根据周边价格而定。目前地块周边的价格已经下跌,而且成交量偏弱,地价才从之前的2.3万元降低至如今的10187元/平方米。
土地定价出让,并不需要为周边的老业主们负责,这是一种市场行为。业主们阻止地价下跌,没有任何依据可言。
这是比联合涨价还要恶劣的行为。联合上涨二手房价格,毕竟房子是自己的,有自己的决定权。但阻止政府低价卖地,这是干预行政活动。
是当时买房的时候,签署了周边地块不会降价的合同?还是开发商有口头承诺?
地价与房价的涨跌,本就是市场行为,难道房价和地价只能涨不能跌?
儒家说人性本善,法家说人性本恶。我更接受第三种观点,人性本私。
人是复杂的生物,很难简单以善和恶一刀切,但人性本私却是绝对的。小孩子都知道自己的玩具不给别人玩,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拼命吃。
他们阻止地价下跌,并不是担心政府卖地收入减少,而是担心自己的房价会进一步被拉低。
然而,如今的市场环境,大趋势已经形成,又何必螳臂当车。改变能改变的,接受不能改变的。
南京4月份的楼市已经转向。
据同策南京咨询研究中心数据,4月南京全市住宅市场供应43.98万平方米,环比下降37%;成交61.72万平方米,环比下降36%;成交均价28909元/平方米,环比下降7%。
二手房方面,4月份全市二手房成交11318套(含高淳、溧水),环比下跌13%。
此外,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链家网上已经冲破了17万套,创下了历史新高。3月上旬还只有15万套。
这说明,扎堆离场的人,仍在加剧。而且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披露,南京二手房挂牌房源中的调价房源,有79.96%在降价。
不光南京,目前热点城市二手房挂牌房源中的降价比例大体亦是如此。
诸葛找房披露,4月份热点城市二手房调价房源中,降价比例比3月份进一步扩大,达到了86.3%。
大环境如此,去年以来自上而下的托底救市,都没能改变房地产的形势岂是几个群魔乱舞的人可以阻挡的?
就像当年房价上涨很难阻挡一样,现在房价调整的势头,也难挡。
君不见,4月份的房贷出现了历史性跳水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央行
有趣的是,4月份的存款减少了1.2万亿元,房贷负增长,再结合存款下降之下,反映消费的CPI增速创26个月来新低,逼近临界点。唯有一个解释合理:
还贷规模比贷款规模还要大。
03
新一轮挤泡沫大幕已经拉开
库存量大,二手房挂牌量不断创新高,大批在降价离场,成交量不济。
更为关键的是,南京的房价已经严重超出了城市本身的承受力和民众的购买力。房价收入比位居内地第7,拿着平均收入的南京人,一年不吃不喝只够买3.85平米。
在去年肃杀的环境下,南京是救市最频繁的城市,没有之一,全年发布了近20道救市措施。
但依旧没有改变趋势。
今年一季度,在需求集中释放,大家对未来的预期过度乐观之下,才成就了一波中心城市的集体小阳春。
但是到月份,宏观数据所呈现的结果,让很多人恍然大悟。原来所有的预期,都没有那么容易实现。
所以,我们看到了提前还贷潮的再次上演,看到了厦门、沈阳、杭州、合肥、郑州、苏州等城市自3月份连续放松限购措施下,依旧没有改变4月份的下跌势头。
人口见顶、城市化速率见顶、大多数城市供大于求、预期与信心缺失、心态改变,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下,中心城市在一季度短暂停歇后,新一轮挤泡沫大幕,已经拉开。
没有收入和就业预期,一切都是空中楼阁,一切都不牢靠。所以,想要改变趋势,唯有提升民众的收入,稳定大众的就业,才能改变预期和信心。
相关稿件
最近更新
• 【聚看点】日媒:自民党议员称,岸田与尹锡悦日前会谈内容“由拜登政府编导”
• 傲农生物: 2022年公司高管薪资同比下降是因为2022年绩效奖金减少
• 益生股份:公司微信公众号行情资讯栏目的鸡苗报价为商品代鸡苗报价
• 环球信息:易点天下:截至2023年5月10日,公司股东共20291户
• 网约车饱和预警、旅游人均消费下降 酒商如何应对“缺钱的市场”
• 力星股份:截至2023年4月10日,公司股东人数为16139
• 超越科技:截止2023年5月10日股东人数8330户-天天要闻
• 专访盛路通信董事长杨华:技术创新厚植新发展优势 “二次创业”谋求新突破|世界信息
• 博硕科技:具体权益分派事项请关注公司在巨潮资讯网(www.cninfo.com.cn)披露的公告
• 怡合达:5月12日融券净卖出2.96万股,连续3日累计净卖出4.96万股
• 焦点速读:德固特: 截止2023年5月10日止,公司股东户数为14,346户
• 新华百货: 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,请投资者谨慎投资!
• 华能水电: 电价降低主要由于电量结构变化所致,低电价电量占比同比增加,高电价电量占比同比降低 环球时讯